2015年北京市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实用类文..
高三期末汇编之 2015实用类文本阅读
海淀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
①长度、密度和难度,是长篇小说的标志,也是这一伟大文体的尊严。
②所谓长度,自然是指小说的篇幅。(A)没有二十万字以上的篇幅,长篇小说就缺少应有的威严。(B)那些篇幅不长的小说很难有长江大河般的波澜壮阔之美。(C)当然,把长篇写长,并不是事件和字数的累加,而是一种胸中的大气象,一种艺术的大营造。(D)那些能够营造精致的江南园林的建筑师,那些在假山上盖小亭子的建筑师,当然也很了不起,但他们大概营造不来故宫和金字塔,更主持不了万里长城那样的浩大工程。
③我认为一个作家能够写好长篇小说,关键是要具有“长篇胸怀”。“长篇胸怀”者,胸中有大沟壑、大山脉、大气象之谓也。要有粗粝莽荡之气,要有容纳百川之涵。所谓大家手笔,正是胸中之大沟壑、大山脉、大气象的外在表现。
④长篇小说的密度,是指密集的事件,密集的人物,密集的思想。思想之潮汹涌澎湃,裹挟着事件、人物排山倒海而来,让人目不暇接。密集的事件当然不是事件的简单罗列,不是流水账。密集的人物当然不是沙丁鱼罐头式的密集,而是要个个鲜活、千姿百态。一部好的长篇小说,主要人物应该能够进入文学人物的画廊,即便是次要人物,也应该是有血有肉的活人。
⑤密集的思想,是指多种思想的冲突。如果一部小说只有所谓的正确思想,只有所谓简单的、公式化的善恶对立,那这部小说的价值就值得怀疑。好的长篇应该是“众声喧哗”,应该是多义多解,很多情况下应该与作家的主观意图背道而驰。
⑥长篇小说的难度,是指艺术上的原创性,原创的总是陌生的,总是要求读者动点脑子的。难也是指结构上的难,语言上的难,思想上的难。长篇小说的结构,当然可以平铺直叙,但结构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形式,它有时候就是内容。好的结构,能够凸现故事的意义,也能够改变故事的单一意义。好的结构,可以超越故事,也可以解构故事。长篇小说的语言之难,是指具有鲜明个性的、陌生化的语言。但这陌生化的语言不是故意地用方言土语制造阅读困难,而是将其融入叙述语言,这才是对语言的真正贡献。
⑦长篇小说的长度、密度和难度,造成了它的庄严气象。它排斥投机取巧,没有肉麻和精明,不需献媚和撒娇。伟大的长篇小说,应该是鲸鱼,在深海里,孤独地遨游着,响亮而沉重地呼吸着,与成群结队的鲨鱼,保持着足够的距离。
⑧长篇小说不能为了迎合这个煽情的时代而牺牲它应有的尊严。长篇小说不能为了适应某些读者而缩短自己的长度,减小自己的密度,降低自己的难度。长篇小说,就是要这么长,就是要这么密,就是要这么难。哪怕只剩下一个读者,也要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
(取材于莫言《〈四十一炮〉序言》)
12.统观全文,从中摘取最能体现文章主要内容的5个关键词。(5分)
13.整体把握第②段内容,将“就像金钱豹子,虽然也勇猛,虽然也剽悍,但终因体形稍逊,难成山中之王”这句话还原到A、B、C、D哪一处最恰当?(3分)
14.下列词语不是作者用来表现“好的长篇小说”特点的一项是(3分)
A.波澜壮阔 千姿百态 B.粗粝莽荡 平铺直叙
C. 排山倒海 有血有肉 D.汹涌澎湃 众声喧哗
15.第④段说“一部好的长篇小说,主要人物应该能够进入文学人物的画廊,即便是次要人物,也应该是有血有肉的活人”请以一部经典名著为例,简要说明“好的长篇小说”的这个特点。(6分)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①同现代社会的大多数人一样,张路平通常早上6点就要起床,赶往地铁站去市中心上班,晚上能在8点之前回家,就已经很不错了。到了家,还有一堆家务要做,另外他还要在互联网上、朋友圈里转转,经常熬到午夜后才睡觉。工作日,他每天的睡眠时间只有大约6个小时。当然,他会在周末补觉,一觉睡到中午。而周末长时间睡眠是否真的能够弥补工作日睡眠的不足呢?前不久,两项关于睡眠的研究开始试着回答这一问题。
②睡眠在生活中不可或缺,不然我们怎么还会花费生命里三分之一的时间来做这件事?关于睡眠的功能,目前学术界的共识是睡眠对机体起着重要的恢复作用:或补充某些消耗殆尽的元素,或清除人们在清醒状态下积累的某些毒素。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内德高教授及其同事的研究结果显示,主要由侧脑室的脉络丛组织分泌产生的脑脊液,除了调节中枢神经系统酸碱平衡,缓冲脑和脊髓所受外力的作用外,也参与这一重要的恢复活动。
③内德高的研究组在大脑中发现了一个由充满液体的通道组成的细微网络结构,该结构通过脑脊液的循环来清除大脑中产生的毒素——β-淀粉样蛋白。内德高等人发现的网络结构中,脑脊液的流动受神经胶质细胞膜上通道的调控。这使大脑不可能在进行必要思考活动的同时完成自我清洗。大脑需要将思考和清除毒素这两项活动在时间上区分开来,清醒时大脑主司思考,睡眠状态下大脑主司清除毒素。研究人员发现睡眠状态下有大量的脑脊液流入大脑,而清醒状态下则没有脑脊液流入大脑。他们将大脑毒素——β-淀粉样蛋白注射到小鼠脑中,研究结果表明,睡眠状态下小鼠脑内的这种外源蛋白被清洗掉,而清醒状态下小鼠脑中的该蛋白则未被清除。
④工作日睡眠严重不足,通过周末疯狂睡觉来弥补,能不能起到清除大脑毒素的作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佩约维奇教授及其同事招募30名志愿者,给他们制定一个模仿工作日睡眠时间受限但周末有额外睡眠可以弥补的时间表。志愿者连续4天每晚只有6个小时的睡眠时间,紧接着有两晚可以睡10个小时,然后研究他们大脑中毒素的清除情况。佩约维奇等人的研究发现,一种炎症反应的标记物——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也在睡眠受限制后显著升高,睡眠恢复后炎症反应也恢复到正常状态。然而,另一部分研究结果则令人担忧。志愿者在睡眠时间受限后,注意力的集中度明显下降,不幸的是,即使睡眠时间得到恢复,该状况也没有得到完全改善。因此,周末补觉给大脑提供额外的自我清洗时间,能够解决一部分问题,但绝不是全部。另外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该研究只探讨了睡眠限制和睡眠恢复的一个循环对机体的影响。长期的累积效应对身体很可能会有更加深重的影响。
(取材于《周末补觉的生理学》)
链接材料1
名词解释:β-淀粉样蛋白,是由细胞分泌的、在细胞基质沉淀聚积后具有很强神经毒性的蛋白。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会造成神经元的退行性病变,是阿尔茨海默症病人的脑内老年斑周边神经元变性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链接材料2
天地生人以时,动之者半,息之者半。动则旦,而息则暮也。苟劳之以日而不息之以夜,则旦旦而伐之,其死也可立而待矣。吾人养生亦以时,扰之以半,静之以半,扰则行起坐立,而静则睡也,如其劳我以经营而不逸我以寝处,则岌岌乎殆哉!若是,则养生之诀,当以善睡居先。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坚骨壮筋。是睡,非睡也,药也;非疗一疾之药,及治百病,救万民,无试不验之神药也。
(取材于李渔《闲情偶寄》)
16.下列对文章和链接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人在睡眠状态下,会有脑髓液流入大脑,参与对机体内沉淀的毒素进行的清除活动。
B.β-淀粉样蛋白,在小鼠睡眠状态下可被脑脊液清洗掉,在小鼠清醒状态下则未被清除。
C.佩约维奇团队研究结果表明,人体内白细胞介素-6的炎症反应水平与睡眠时间相关。
D.阿尔茨海默症病人的脑内老年斑周边神经元病变及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脑脊液的沉积。
17.下列对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的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3分)
A.周末补觉可部分清除大脑内毒素β-淀粉样蛋白,减少神经元病变。
B.大脑不断地进行思考,会让人变得越来越清醒,这是一种养生之道。
C.一些人脾胃不适、精气神不足,很有可能是长期睡眠不足导致的。
D.儿童长期作息不规律,会带来身体发育迟缓、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18.请根据文章②③段内容,对“脑脊液”这一名词加以解释。(5分)
19.根据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向张路平简要说明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的理由。(5分)
西城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僻字的文化意义
①在“汉字听写”比赛中,那些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字和词,并不受青睐,比赛的意义就是看那些学生选手能否写出高难度的字和词。所谓高难度,就是在现代汉语中用不到或者难得一见的字和词:比如“捍蔽”“溪刻”“唼喋”等等。这些远离日常生活的词,现在露出了芳容。它们躺在某些古代的典籍和文献中,或者在文学作品的某个不起眼的角落,如果没有这类竞技节目,我们可能一辈子不会光顾,它们可能也没有机会光临。
②人们有理由质疑出题人的意图:那些古怪冷僻的字词除了难倒选手们,在最后关头起到淘汰一部分比赛者的作用,还有什么其他意义吗?即除了比赛上的意义,它们还有深刻一点的文化意义吗?
③所谓冷僻的字和词,是因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不常用而逐渐退出人们视野的,有点自然淘汰的意味。孤立地说,哪些僻字对今人有意义,对现代汉语的发展有特别的功用,那是无稽之谈。因为脱离了日常生活特定的语境,文字是没有固定不变的意义的,也难说今后会派上什么用场;但是,所有的文字都记载了先人的生活历程和开拓精神,反映了我们祖先的创造能力。那些得以留存的生僻字词,记录了我们古人的各种探索和尝试,也表明人类文化演进的复杂性和彼此的不可替代性。
④我想,随着汉字听写比赛的深入,古奥冷僻的词语或许也会不甘寂寞,纷纷登场。作为一档竞技节目,我认可这样的说法,即听写那些相对常用的而又容易读写错误或互相混淆的词语,对于规范我们的语言更有帮助。毕竟僻字不是为了竞技节目而存在的。“汉字听写”比赛也许只会时兴一阵,而僻字作为人类文化的化石,会长久流传下去。
⑤没有进入日常生活用语的僻字,像是古董。除了供摆设、观赏,古董大多数时候是压在库房的,僻字的情形也相似,压在古文献和辞书中,难见天日。不过有些也许还能重新融入我们的语言交流系统之中。文化的发展是淘汰和唤醒并行的,淘汰的旧文化有时会在某些境遇中又重新露头,成为文化焕发活力的新因素,文化神秘的伟力有时就缘于偶然性和突变性之中。
⑥从当下应用的角度讲,我们倡导语言文字的简便实用,但是不能因为推崇简便实用而否决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在某种意义上,世界历史的丰富性包含在语言的丰富性之中,当然也包含在那些僻字之中,僻字的产生和弃用,显示了文化演进的某种轨迹。如果我们把古希腊语和拉丁语看成人类早期灿烂文化的一部分,那么又有什么理由不把中国古代语言看成人类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禁锢我们国人思维的不是中国古代文化或文字,而是只认某种文化为唯一正确者而屏蔽其他文化,不能吸收人类的整体文明成果。
⑦像“汉字听写”这类节目反映出的汉字文化,其生命力不取决于外在的所谓时代发展的客观规律,而是取决于我们的汉字使用者,取决于汉字使用者的敬意和热忱。
(取材于蒋原伦《僻字的文化意义》,有删改)
15.下列对作者所认为的僻字的“文化意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僻字可以显示出我们文化演进的独特轨迹。
B.僻字作为文化的化石,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C.僻字虽冷僻,仍可能再进入语言交流系统。
D.僻字承载着古代文化,比常用字价值更大。
1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与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字和词相比,人们更青睐在现代汉语中难得一见的字和词。
B.汉字比赛中听写僻字,因为能难倒选手、分出胜负,所以具有较深刻的文化意义。
C.僻字不具备语言文字简便实用的特点,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交流沟通,效用较低。
D.远离我们日常生活的古汉语与古希腊语、拉丁语一样是人类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
E.只要使用者具备敬意和热忱,那些僻字便能展现出自己的生命力,重新焕发光彩。
17.作者认为:“文化的发展是淘汰和唤醒并行的。”下列各项中所引材料的性质不属于本文作者所论的一项是(3分)
A.以前的文学史,说到汉赋,往往批判其辞藻繁缛堆砌,讽一劝百等等。后来的研究者,重新肯定了其开拓性价值和在修辞方面的努力。
B.“囧”(jiǒng)字,“槑”(méi)字,还有“烎”(yín)字等等一些早已退出人们生活的古汉语中的词,而今又回来了,成为网络热词。
C.网友们将“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缩写为一个词“喜大普奔”,这个网络成语被网友们争相使用,风靡一时。
D.过去北京有很多老规矩,如“一见面就地打招呼”“不许当众喳呼”等等,已经渐渐被人淡忘。现在被重新整理出来,引发大家的热议。
东城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
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
作者,尤其是虚构叙事的作者,对其作品中的人和事,往往拥有全知的权利和资格。在运用叙事谋略的时候,他们放出了叙述者这个幽灵,把全知的圆切割成文本中限知的扇面,这就是视角。视角有全知、限知之别,实际上是作者感觉世界的角度、程度、层面和方式,从中可以领会到作品蕴涵的某种哲学意蕴和审美趣味。
中国古代的历史叙事,在总体上是采取全知视角的。因为它不仅要全面地实录史实,而且要探其因果原委,来龙去脉,以便“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开头就这样落笔: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高祖为人,……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尝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以“高祖”称刘邦,这是史臣的视角。这一视角是全知的,不仅知其家世,而且知其性情、异行:见蛟龙盘在刘媪身上,似乎是刘太公的视角;见刘邦醉卧时有龙出现,却又似乎变为酒店主人的视角。正是在这半真半幻的全知视角中,历史叙事展示了开国之君的异生、异相、异行、异志,从而把本王朝的兴起加以神化或天意化了。
历史叙事在总体上采取全知的视角,并不排除其局部描写上采取限知的视角。在某种意义上,限知视角是对全知视角的有限性认可、突破和发挥。一些精彩的历史叙事片段由于采取限知视角,使叙述委婉曲折,耐人寻味。由全知到限知,意味着人们感知世界时能够把表象和实质相分离。因而限知视角的出现,反映人们审美地感知世界的层面变得深邃和丰富了。
我国志怪小说中的佳作较多地采用限知视角。因为志怪小说不能在开始落笔的时候就让人一眼看出妖怪来,它需要用常态掩盖异态,用假象冒充真情,使人物(以及读者)遇怪不知怪,然后渐生疑窦,突然翻转出一个出人意表的结果。比如“白水素女”的故事,描写农家孤儿谢瑞在野外捡到一只大螺,养在水缸里。不久就出现奇怪的事情了:每天种地回来,都有人做好饭菜。行文的视角是与谢瑞重合的,他特地安排鸡鸣出去,提前在天亮时回来,窥见一少女从水缸中出来,到灶下烧火。于是上前询问缘由,少女说自己是“天汉中白水素女”,天帝哀怜谢瑞少孤、勤谨,派她来为其“守舍炊烹”。这则动人的“仙话”,是从一个少年农夫的角度展开叙述的。少年捡螺、少女做饭,安排早出早归和隔篱偷窥,都是平平常常的事。但由于限知视角的缘故,在这些平平常常之外,隐藏着一种异乎寻常的存在:银河中的仙女隐身在大螺之内,又走出螺壳为少年下厨。这种平常中的异常,反映了人们安居乐业、温饱自足的理想,写得曲折有致,掩映多姿。
我国古代的章回小说结构宏大、线索纷纭,很少采取限知视角,但这不排除它局部上的限知。到了现代,限知视角在小说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运用。它简直被视为对世界感觉精致化和深邃化的一种标志。第一人称视角虽然不是限知视角的全部,但无疑是它的一个重要侧面。小说《祝福》的开头,就是采取第一人称视角的。它写“我”回到阔别五年的鲁镇的心境和见闻,第一人称视角把鲁四老爷充满理学俗儒味道的书房和被贞节观摧毁精神支柱的祥林嫂之死联结在一起,使作品具有了反讽意味和社会哲学的深度。
(取材于杨义《中国叙事学》)
链接材料一:
限知视角会留下某些叙事的空白,但这些空白不应该是平板的,而应该是富有暗示性的。暗示的极致是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不贸然突破视角的界限,给人们留下寻味的余地。例如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葛巾》一篇,写游历曹州的洛阳士人常大用在花园遇到美丽的女子葛巾,怀疑她是“贵家宅眷”或者仙女。随着接触的加深,常大用常常能“忽闻异香”,家中衾枕也“皆染异香”。这些暗示,已经把一个国色天香的牡丹花精烘托得呼之欲出了,但毕竟没有点破,它只不过在一个潜在的信息源中,不断地发出某种信息,等待故事主人公最终的破译。
链接材料二:
一时黛玉进了荣府,下了车。众嬷嬷引着,便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的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比贾母处不同。黛玉便知这方是正经正内室,一条大甬路,直接出大门的。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蜼彝,一边是玻璃。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道是: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14.下列与小说有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志怪”“志人”小说是中国小说史不可或缺的一环,代表作有《搜神记》《世说新语》。
B.“章回体”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红楼梦》《聊斋志异》等作品都是章回体。
C.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创者,其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成为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伟大开端。
D.意识流小说是西方现代小说的一个重要类型,它的特点是着重描写心理活动,情节较为淡化。
15.下列对文章(含链接材料一)中四则材料使用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引用《高祖本纪》开头部分的一些文字,说明了历史叙事使用全知视角的优势。
B.作者概述“白水素女”的叙事过程,说明了志怪小说中多选用限知视角叙事的原因。
C.作者以《祝福》开头为例,说明了使用限知视角的作品都具有哲学深度和反讽意味。
D.作者以《葛巾》为例,说明了在限知视角的叙事过程中“空白”的使用原则及其效果。
1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含链接材料一)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视角,只是虚构叙事的作者通过作品表达出的感觉世界的角度、程度、层面和方式。
B.相比限知视角,全知视角更有利于全方位地表现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各种复杂关系。
C.运用限知视角叙事,叙述者就是故事主人公,这种方式便于制造曲折的故事情节。
D.运用限知视角叙事所留下的空白往往有暗示作用,有助于故事结局的最终破译。
E.现代小说普遍运用限知视角,“第一人称”的广泛使用,成为限知视角发展的标志。
17.“链接材料二”选自《林黛玉进贾府》,请从“限知视角的使用”这一角度赏析这段文字。(5分)
朝阳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和链接材料,完成1—7题。
①饱受雾霾之苦的今人,不免感叹:“要是在古代该多好啊!”古代没有现代工业,没有汽车尾气,环境污染没有现在严重,但不能说古代没有雾霾。“霾”字在甲骨文卜辞中就已出现,《诗经》中也有关于霾的记载,说明霾很早就有了,并非现在才出现。
②在古代,霾主要指由于刮风、雨雾和尘土飞扬造成的空气混浊,大面积灰蒙昏暗的现象。《晋书.天文志》中对霾有确切解释:“天地四方昏蒙若下尘,十日五日已上,或一月,或一时,雨不沾衣而有土,名曰霾。”
③搜罗史料,我们发现古代关于霾的记载,通常并不使用“霾”一词,而是仅描述现象,如《汉书》中的“蒙黄浊”“蒙,微而赤”。也偶有直接用“霾”字记载的,比如《明宪宗实录》记载:“自春徂夏,天气寒惨,风霾阴翳……近一二日来,黄雾蔽日,昼夜不见星日。”再如,《清史稿》载,康熙六十年,“会试出榜,黄雾四塞,霾沙蔽日”。
④面对严重的霾灾,古人如何治理呢?
⑤皇帝下罪己诏算是一种“治理”之法。中国古代有“天人感应”的哲学思想,汉代董仲舒加以理论阐述,有“灾异谴告”之说,将灾异的发生视为帝王治理国家失职造成的后果。一旦发生灾异,皇帝就有可能下罪己诏,对施政方针进行反省。《汉书》记载:“西北有如火光。壬寅晨,大风从西北起,云气赤黄,四塞天下,终日夜下著地者黄土尘也。”这是由大风卷起尘土所形成的黄霾天气,情形严重,朝野震恐,以为上天降下灾异来“谴告”当政者。汉成帝看这阵势,赶紧下罪己诏说:“朕承先帝圣绪,涉道未深,不明事情,是以阴阳错谬,日月无光,赤黄之气,充塞天下。咎在朕躬。”
⑥第二个“治理”的办法是推荐贤才,贬黜奸佞和贪腐。这是皇帝“罪己”的一部分。帝王检讨自己的种种失职,自然包括任用奸佞小人之误,要认真纠错,就要“□□□,□□□”,起用贤良方正之人,免掉不称职的官员,处罚违法犯罪的官员,期望以此诚意打动上天。《后汉书?郎顗传》载:“自从入岁,常有蒙气,月不舒光,日不宣曜。”意思是自新年以来,经常有灰霾,一派天昏地暗,日月不明,世人忧忡,视为异象。名士郎顗就向皇帝举荐贤才,理由是因为皇帝没有选贤任能,上天为之生气,如果“爵贤命士”,彰显帝王仁德,天气就会转好,月朗星列。
⑦第三个“治理”的办法,是要求文臣武将斋戒数日,焚香祭天,祈求神灵驱赶霾灾。这大约是古人将霾视为妖孽作恶,横空来世,人力无可抗拒,只能“求神打鬼”,通过“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办法来治霾。《元史》中记载了一起大风霾:“风霾蔽都城数日,帝恐天神之怒,遣礼部焚香祭天,祈神灵驱风霾而散。”这次风霾来势凶猛,皇帝分明感觉这是国家朝政有不妥之处,让上天生气了,赶紧召集礼部官员,点上高香,对天祭拜,恳求上天息怒。
⑧第四个“治理”的办法,就是在生产上作些应对。比如康熙年间发生风霾,京畿农人“芸锄时,令苗稍疏”,加强通风,让庄稼免于倒伏。
⑨在古代,霾是一种“不可抗外力”,古人并没有 ,但 是值得学习的。
(取材于2014年《南都周刊》廖保平的文章)
【链接材料】
雾,是指形成于地表,由大气中悬浮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当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达到饱和,温度下降到水汽凝结点时,空气里的水蒸气就很容易凝结生成雾。
霾,也称灰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混浊现象。《现代汉语大辞典》对“霾”的解释有两种:一个是“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另一个是“乱风中降下灰尘的现象”。据此,“霾”可分为“雾霾”和“尘霾”(或“风霾”)两种。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微粒,气象学上称为气溶胶颗粒。空气中的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和其他微小的尘埃能使大气混浊,能见度恶化。当水平能见度小于 10千米时,人们就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
大气混浊,能见度差的天气现象,其成因往往不尽相同。一般来说,相对湿度小于80%时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因是霾。
霾的厚度可达1—3千米左右。由于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通常呈黄色或灰红色。
1.第③段中“自春徂夏”的“徂”意思是“ ”,与《诗经欠风氓》中“ , ”的“徂”意思相同。(3分)
2.第⑥段方格处引用了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对后主刘禅的劝勉之词,请补充完整。(2分)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古代文学作品中就已经出现了关于霾的记载,由此我们可以推断,霾是古已有之,并不是现代社会才开始出现的。
B.从古书中对霾的解释可以看出,古时霾持续的时间并不确定,有时持续几天、半月甚至一个月,有时也就一会儿。
C.古代的记载中很少直接使用“霾”一词,仅描述霾出现时的现象,间接反映出霾或许在古代出现得并不十分频繁。
D.本文既引述了古代出现霾的情景,又介绍了古人治理霾的办法,对我们当今治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4.文章介绍了古人应对霾的哪几种办法?请分条概括,每条不超过4字。(4分)
5.为文章最后一段横线处补写句子,使文意完整、贯通。(4分)
6.按照文意判断,《清史稿》“会试出榜,黄雾四塞,霾沙蔽日”中的“霾”属于哪种霾?(2分)
7.根据文章有关内容(含链接材料),比较古代与现代的霾的异同。(4分)
丰台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4-16题。
【材料一】
2014年以来,西非暴发的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震惊了全球。罹患此病,会出现发烧、呕吐、疼痛、出血等症状,绝大多数患者最后会因失血过多、多发性器官衰竭死去。埃博拉病毒是人类有史以来所知道的最可怕的病毒之一,其生物安全等级为4级(艾滋病为3级,SARS为3级,级数越大防护越严格),埃博拉出血热在最初流行时,几乎造成90%以上的患者死亡。
传染病的传染性常常用“基本传染数”来描述,基本传染数越高,传染性越强。2003年SARS的基本传染数大约为2~4,麻疹为15~20,天花为3~5,埃博拉出血热为1.3~2.7。
非洲人好食丛林中的野味,打猎得来的果蝠和猴子,容易寄生埃博拉病毒,从而增加感染机会。埃博拉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传播,比如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器官和其他体液等。而当地民众不知道病毒是如何传播的,因此仍然举行传统的土葬仪式。拥抱尸体,向死者祝福,然后入殓,使病毒有了一个更快捷的传播途径。因西非公共医疗系统的缺失,医院医疗条件差,多数情况下,诊治病人不在医院,而是在家里。这也是埃博拉出血热大规模流行的原因。
2014年,世界很多医疗机构都投入到埃博拉出血热的防治工作中。然而无论医生们多么努力,埃博拉出血热依旧在蔓延。“埃博拉出血热完全不存在,是政府为了获得国际援助而编造的谎言”,这样的谣言使深信谣言的人们继续食用可能被病毒感染的“野味”;“埃博拉病毒是由外国人传进非洲的”,这样的谣言使竭力防止疫情扩散的“无国界医生”无法进入疫区工作;“医生因恐惧不顾病人的死活”“医院会主动杀死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等谣言更使病人四处逃离,进一步加剧了疫情防控的难度。
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发现埃博拉出血热虽然造成惊人的病死率,会使人急性发病且无药可医,但并不是不可防控的。
【材料二】
SARS病毒是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 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它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并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研究证明,人们喜欢吃的果子狸是SARS的一个重要传染源。非典刚暴发时没有什么防控措施,导致大面积扩散开来。认识到这一问题后,政府开始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及时发现、报告和公布疫情。针对疫情,中国进入了全民防控阶段。
为了及早发现疫情,政府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国的疫情监测网络,一旦发现疫情,会通过网络直报系统直接上报卫生部。同时在车站、机场、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采取检疫措施,使用红外热成像摄像机筛查发热人员,一旦发现疑似携带者,及早隔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机制,在防治非典疫情中逐步建立。SARS危机后,政府还斥资加强CDC(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硬件建设,同时重视应急人才的培训。
SARS患者的平均死亡率为9.6%左右,最高可能达到14%~15%。非典爆发之初,谣言四起,人们在恐惧心理下纷纷抢购口罩、板蓝根……面对民众的恐慌,河南计生委印制了18万份宣传手册,利用县站、乡所、村室、学校、流动服务车等阵地,把正确的预防知识普及开来,为抗击非典斗争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和舆论环境。而香港抗击非典最实用也是最管用的经验就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洗手,咳嗽时掩上嘴,不用不干净的手指摸鼻子和揉眼睛。
仅仅用了两个月时间,中国就控制住了疫情。
14.下列有关埃博拉病毒和SARS病毒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埃博拉病毒是人类有史以来所知道的最可怕的病毒之一,可致90%的患者死亡。
B.埃博拉病毒的生物安全等级为4级,基本传染数高,是世界上传染性最强的病毒。
C.疫情暴发时,若不接触携带病毒的野生动物,人就不会染上埃博拉出血热和非典。
D.埃博拉病毒主要是接触传播,SARS病毒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所以都要重视防控。
15.阅读材料一,概括埃博拉出血热在非洲肆虐的原因。(4分)
16.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从中国政府抗击非典的经验中,提取可用于抗击埃博拉病毒的方法。(6分)
石景山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谜语的文化源头,应该是人类远古的神话。神话中问与答的形式孕育着谜语这种文化形式的各种要素。在神话思维的追问下,远古的先人们一点点地积累起关于世界的解答。把先人的文化问答通过新颖、曲折、变形的游戏问答加以传授和衔接,谜语就产生了。设问与回答是后世猜谜活动的本体,谜语的一切文化的发生都始于此。
中国谜语文化自中国文字创立后与文字的发展同步相生,并走上了特立独行的发展道路。甲骨文的出现基于中国古代的占卜文化(也算得上是一种猜想的文化),谜语与此相生,出现了离合隐语与谶语。比如汉代的“千里草,河青青;十日卜,不得生”(隐“董卓当死”),就是拆字、测字与文义隐语相结合的产物。这种文字性谜语,在形式上主要围绕拆字、离合、会意、谐音、别解来动脑筋。也正是在汉代,关于汉字的造字法,有了“六书”之说。“六书”之说与制谜、解谜的技巧有高度的关联。“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也是创作字谜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只是有更多生发与引申。汉字的象形性、图画性与字谜的形象性、象征性,两者之间其实就是以形表意和以意表形这样一个思维本质上的逆反过程。因此,中国的历代文人多有制字谜猜字谜的雅好。
唐代诗人皮日休为了隐晦地歌颂黄巢起义,作有如下字谜:“欲知圣人姓,田八二十一。欲知圣人名,果头三曲律。”(“黄巢”),苏东坡则作有“研犹有石,岘更无山,美女还在,孟子不还。”(“砚盖”),果然是别开生面,别有雅趣,入了高境界。
宋代谜语还与传统灯彩艺术相结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灯谜”。猜谜与制灯、观灯、赏灯相结合,实际上是文人雅士与俗世民众在文化上的接轨。元宵猜谜也成为中国人在最隆重的节日中的智力狂欢。
谜语题材丰富,有字谜、物谜、典故谜、生肖谜、名人谜、名著谜……简直就是中国人的文化迷宫。谜语表面上看是短语短句短诗而已,实际上在小小的格局里却变化多端,机关无数。谜语是语言与文字、知识与游戏的结合,是与文学的相映成趣,令人赏心悦目。比起单纯的诗句来,多了许多的曲折、故事和异想天开,这大大地打开了谜语的境界。小小的谜语在千百年的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庞杂的谜格。谜格是制谜、解谜的体式、技巧、方法之体系,也是制谜、猜谜的理论概括与总结。
(取材于《中国艺术报》)
1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人类远古神话是谜语文化的源头,神话思维对谜语的产生有影响。
B.谜语应占卜文化而生,它继承了这种猜想文化的内容和形式。
C.谜语是一种对祖先的文化问答加以游戏化的传授和衔接的文化形式。
D.宋代的“灯谜”丰富了谜语的表现形式,具有雅俗文化接轨的意义。
16.下列对谜语与汉字、文学关系的理解和分析,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历代文人制作字谜的原则是彰显雅趣,别开生面。
B.创作谜语的基本方法是汉字造字法,即象形、指事等“六书”。
C.汉字以形表意,字谜以意表形,两者是思维本质上的逆反。
D.谜语与单纯的诗句相比较,更赏心悦目,其境界也更为高远。
17.结合下面链接材料中的谜语,并联系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谜语文化的认识。(6分)
链接材料:
序号 谜面 谜底
一 少年不识愁滋味。(打陆游诗一句) 早岁那知世事艰
二 远树两行山倒影,轻舟一叶水平流。(打一字) 慧
三 关云长千里走单骑。(打一《水浒》人物) 顾大嫂
四 一口能吞二泉三江四海五湖水,孤胆敢入十方百姓千家万户门。
(打一日用品) 热水瓶
五 四山纵横,两目绸缪,富是他起脚,累是他起头。(打一字) 田
房山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19题。
说历史,可以有多种说法。
最常规的是“正说”,比如《三国志》和《大唐西域记》。最流行的是“戏说”,比如《三国演义》和《西游记》。《三国演义》是“戏说”吗?是。因为它不但“演义”(发挥),而且“演变”(篡改)。就算它态度严肃,不是“戏说”,也有歪曲编造成分,是“正说”加“歪说”,甚至“胡说”。不过《三国演义》还只是“走调”,《西游记》就“离谱”,只好称之为“大话”。我们现在都知道《大话西游》“大话”了《西游记》,很少有人想到《西游记》才是“大话”的祖宗!但《西游记》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谁都知道那是神话。《三国演义》就不一样了,很多人把它当作历史来看,甚至以为那就是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讲,《三国演义》是不叫《大话三国》的“大话三国”。
看来,小说家言是靠不住的,比较靠得住的是历史家言。
然而真正静下心来阅读历史文献的人却凤毛麟角,“正说”的影响力,与“戏说”“大话”相比,也“不可同日而语”。为什么呢?因为后者好看,前者难懂;后者有趣,前者乏味。真实的不好看,好看的不真实,想满足趣味就难免“上当受骗”,要弄清真相就必须“硬着头皮”。这就矛盾,读者也就两难,因此要有一个办法。这个办法,我以为就是“趣说”。所谓“趣说”,就是历史其里,文学其表,既有历史真相,又有文学趣味。
趣说并不容易。首先作者得有趣,其次得有文学修养。所谓“有文学修养”,就是要有文学感,这是一种体验的能力,品味的能力,把握情调的能力。
有文学感的人一般也都有历史感,因为文学是人学,史学也是人学。没有人,就不会有历史,也不会有文学。所以,要想理解历史,必须参透人性。历史是不能复原的,你顶多只能散乱地见到些秦砖汉瓦,依稀听得鼓击钟鸣;然而人性却相通,正如今日之苍穹,正是当年之星空。秦时明月汉时关,秦汉时的关隘(历史条件)可能已荡然无存,可彼时的明月(共同人性)又何曾消失?因此研究历史也好,讲述历史也好,都必须“以人为本”,以民族的文化心理为核心。以人为本,历史才是有意义的;以民族的文化心理为核心,一桩桩历史事件和一个个历史人物在我们面前才可能变得鲜活起来。这些鲜活的故事和生命将促使我们反省历史,反省社会,反省人生,反省自己,于是趣味之中就有了智慧。
(取材于易中天《历史总是让人惦记》,有删改)
17. 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三国演义》是不叫《大话三国》的‘大话三国’”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三国演义》较之于《西游记》只是“走调”而未“离谱”,只好称之为“大话”。
B. 很多人把《三国演义》当作历史来看,甚至以为它记述的就是历史,所以称之为“大话”。
C.《三国演义》因包含小说家的加工与创造,是没冠以“大话”之名而有其实的“大话”。
D.《三国演义》是一部浩瀚的历史巨著,有大视野、大场面、大气势,因而属于“大话”。
18.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 像《西游记》这样的神话小说,作者是可以因需编造的,而像《三国演义》这样的历史小说则不可以编造。
B. 作者认为,要想了解真实的历史,相对来讲,历史家的话是比较靠得住的,而小说家的话是靠不住的。
C. 人们要想弄清历史真相就必须读历史家的作品,要读历史家的作品就必须“硬着说 头皮”,此外别无它法。
D. 趣说历史,作者要具备一定的前提性条件,那就是他首先得有趣,其次得有文学修养,也就是要有文学感。
E. 无论是研究历史还是讲述历史,只有以民族的文化心理为核心才可能使历史事件和人物变得鲜活起来。
19. 说历史主要有哪三类说法?其主要特点分别是什么?(4分)
高三期末汇编之 2015实用类文本阅读
海淀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
①长度、密度和难度,是长篇小说的标志,也是这一伟大文体的尊严。
②所谓长度,自然是指小说的篇幅。(A)没有二十万字以上的篇幅,长篇小说就缺少应有的威严。(B)那些篇幅不长的小说很难有长江大河般的波澜壮阔之美。(C)当然,把长篇写长,并不是事件和字数的累加,而是一种胸中的大气象,一种艺术的大营造。(D)那些能够营造精致的江南园林的建筑师,那些在假山上盖小亭子的建筑师,当然也很了不起,但他们大概营造不来故宫和金字塔,更主持不了万里长城那样的浩大工程。
③我认为一个作家能够写好长篇小说,关键是要具有“长篇胸怀”。“长篇胸怀”者,胸中有大沟壑、大山脉、大气象之谓也。要有粗粝莽荡之气,要有容纳百川之涵。所谓大家手笔,正是胸中之大沟壑、大山脉、大气象的外在表现。
④长篇小说的密度,是指密集的事件,密集的人物,密集的思想。思想之潮汹涌澎湃,裹挟着事件、人物排山倒海而来,让人目不暇接。密集的事件当然不是事件的简单罗列,不是流水账。密集的人物当然不是沙丁鱼罐头式的密集,而是要个个鲜活、千姿百态。一部好的长篇小说,主要人物应该能够进入文学人物的画廊,即便是次要人物,也应该是有血有肉的活人。
⑤密集的思想,是指多种思想的冲突。如果一部小说只有所谓的正确思想,只有所谓简单的、公式化的善恶对立,那这部小说的价值就值得怀疑。好的长篇应该是“众声喧哗”,应该是多义多解,很多情况下应该与作家的主观意图背道而驰。
⑥长篇小说的难度,是指艺术上的原创性,原创的总是陌生的,总是要求读者动点脑子的。难也是指结构上的难,语言上的难,思想上的难。长篇小说的结构,当然可以平铺直叙,但结构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形式,它有时候就是内容。好的结构,能够凸现故事的意义,也能够改变故事的单一意义。好的结构,可以超越故事,也可以解构故事。长篇小说的语言之难,是指具有鲜明个性的、陌生化的语言。但这陌生化的语言不是故意地用方言土语制造阅读困难,而是将其融入叙述语言,这才是对语言的真正贡献。
⑦长篇小说的长度、密度和难度,造成了它的庄严气象。它排斥投机取巧,没有肉麻和精明,不需献媚和撒娇。伟大的长篇小说,应该是鲸鱼,在深海里,孤独地遨游着,响亮而沉重地呼吸着,与成群结队的鲨鱼,保持着足够的距离。
⑧长篇小说不能为了迎合这个煽情的时代而牺牲它应有的尊严。长篇小说不能为了适应某些读者而缩短自己的长度,减小自己的密度,降低自己的难度。长篇小说,就是要这么长,就是要这么密,就是要这么难。哪怕只剩下一个读者,也要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
(取材于莫言《〈四十一炮〉序言》)
12.统观全文,从中摘取最能体现文章主要内容的5个关键词。(5分)
13.整体把握第②段内容,将“就像金钱豹子,虽然也勇猛,虽然也剽悍,但终因体形稍逊,难成山中之王”这句话还原到A、B、C、D哪一处最恰当?(3分)
14.下列词语不是作者用来表现“好的长篇小说”特点的一项是(3分)
A.波澜壮阔 千姿百态 B.粗粝莽荡 平铺直叙
C. 排山倒海 有血有肉 D.汹涌澎湃 众声喧哗
15.第④段说“一部好的长篇小说,主要人物应该能够进入文学人物的画廊,即便是次要人物,也应该是有血有肉的活人”请以一部经典名著为例,简要说明“好的长篇小说”的这个特点。(6分)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①同现代社会的大多数人一样,张路平通常早上6点就要起床,赶往地铁站去市中心上班,晚上能在8点之前回家,就已经很不错了。到了家,还有一堆家务要做,另外他还要在互联网上、朋友圈里转转,经常熬到午夜后才睡觉。工作日,他每天的睡眠时间只有大约6个小时。当然,他会在周末补觉,一觉睡到中午。而周末长时间睡眠是否真的能够弥补工作日睡眠的不足呢?前不久,两项关于睡眠的研究开始试着回答这一问题。
②睡眠在生活中不可或缺,不然我们怎么还会花费生命里三分之一的时间来做这件事?关于睡眠的功能,目前学术界的共识是睡眠对机体起着重要的恢复作用:或补充某些消耗殆尽的元素,或清除人们在清醒状态下积累的某些毒素。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内德高教授及其同事的研究结果显示,主要由侧脑室的脉络丛组织分泌产生的脑脊液,除了调节中枢神经系统酸碱平衡,缓冲脑和脊髓所受外力的作用外,也参与这一重要的恢复活动。
③内德高的研究组在大脑中发现了一个由充满液体的通道组成的细微网络结构,该结构通过脑脊液的循环来清除大脑中产生的毒素——β-淀粉样蛋白。内德高等人发现的网络结构中,脑脊液的流动受神经胶质细胞膜上通道的调控。这使大脑不可能在进行必要思考活动的同时完成自我清洗。大脑需要将思考和清除毒素这两项活动在时间上区分开来,清醒时大脑主司思考,睡眠状态下大脑主司清除毒素。研究人员发现睡眠状态下有大量的脑脊液流入大脑,而清醒状态下则没有脑脊液流入大脑。他们将大脑毒素——β-淀粉样蛋白注射到小鼠脑中,研究结果表明,睡眠状态下小鼠脑内的这种外源蛋白被清洗掉,而清醒状态下小鼠脑中的该蛋白则未被清除。
④工作日睡眠严重不足,通过周末疯狂睡觉来弥补,能不能起到清除大脑毒素的作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佩约维奇教授及其同事招募30名志愿者,给他们制定一个模仿工作日睡眠时间受限但周末有额外睡眠可以弥补的时间表。志愿者连续4天每晚只有6个小时的睡眠时间,紧接着有两晚可以睡10个小时,然后研究他们大脑中毒素的清除情况。佩约维奇等人的研究发现,一种炎症反应的标记物——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也在睡眠受限制后显著升高,睡眠恢复后炎症反应也恢复到正常状态。然而,另一部分研究结果则令人担忧。志愿者在睡眠时间受限后,注意力的集中度明显下降,不幸的是,即使睡眠时间得到恢复,该状况也没有得到完全改善。因此,周末补觉给大脑提供额外的自我清洗时间,能够解决一部分问题,但绝不是全部。另外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该研究只探讨了睡眠限制和睡眠恢复的一个循环对机体的影响。长期的累积效应对身体很可能会有更加深重的影响。
(取材于《周末补觉的生理学》)
链接材料1
名词解释:β-淀粉样蛋白,是由细胞分泌的、在细胞基质沉淀聚积后具有很强神经毒性的蛋白。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会造成神经元的退行性病变,是阿尔茨海默症病人的脑内老年斑周边神经元变性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链接材料2
天地生人以时,动之者半,息之者半。动则旦,而息则暮也。苟劳之以日而不息之以夜,则旦旦而伐之,其死也可立而待矣。吾人养生亦以时,扰之以半,静之以半,扰则行起坐立,而静则睡也,如其劳我以经营而不逸我以寝处,则岌岌乎殆哉!若是,则养生之诀,当以善睡居先。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坚骨壮筋。是睡,非睡也,药也;非疗一疾之药,及治百病,救万民,无试不验之神药也。
(取材于李渔《闲情偶寄》)
16.下列对文章和链接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人在睡眠状态下,会有脑髓液流入大脑,参与对机体内沉淀的毒素进行的清除活动。
B.β-淀粉样蛋白,在小鼠睡眠状态下可被脑脊液清洗掉,在小鼠清醒状态下则未被清除。
C.佩约维奇团队研究结果表明,人体内白细胞介素-6的炎症反应水平与睡眠时间相关。
D.阿尔茨海默症病人的脑内老年斑周边神经元病变及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脑脊液的沉积。
17.下列对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的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3分)
A.周末补觉可部分清除大脑内毒素β-淀粉样蛋白,减少神经元病变。
B.大脑不断地进行思考,会让人变得越来越清醒,这是一种养生之道。
C.一些人脾胃不适、精气神不足,很有可能是长期睡眠不足导致的。
D.儿童长期作息不规律,会带来身体发育迟缓、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18.请根据文章②③段内容,对“脑脊液”这一名词加以解释。(5分)
19.根据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向张路平简要说明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的理由。(5分)
12.(5分)每个词语1分。“长篇小说”(1分),“长度”(1分),“难度”(1分),“密度”(1分),“尊严”(伟大、庄严)或“捍卫”(1分)。
13.(3分) B 14.(3分)B
15.(6分)要点:经典长篇小说举例(1分),举出1个主要人物并简要说明其特点(2分), 举出1个次要人物并简要说明其特点(3分)(主要人物举例及说明要突出其经典性、典型性,次要人物举例及说明要突出其鲜活、有个性)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
16.(3分)D 17.(3分)B
18.(5分)脑脊液:主要由大脑侧脑室的脉络丛组织分泌产生(1分),具有调节中枢神经系统酸碱平衡、缓冲脑和脊髓所受外力的作用(1分);受神经胶质细胞膜上通道的调控而循环流动(1分),在睡眠状态下流入大脑(1分),清除大脑毒素(1分)。
19.(5分)要点:合理安排时间的建议:不要熬夜,不要依赖周末补觉(正面提建议亦可)(2分);说明理由时联系文章内容(2分)及链接材料(1分)。
西城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僻字的文化意义
①在“汉字听写”比赛中,那些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字和词,并不受青睐,比赛的意义就是看那些学生选手能否写出高难度的字和词。所谓高难度,就是在现代汉语中用不到或者难得一见的字和词:比如“捍蔽”“溪刻”“唼喋”等等。这些远离日常生活的词,现在露出了芳容。它们躺在某些古代的典籍和文献中,或者在文学作品的某个不起眼的角落,如果没有这类竞技节目,我们可能一辈子不会光顾,它们可能也没有机会光临。
②人们有理由质疑出题人的意图:那些古怪冷僻的字词除了难倒选手们,在最后关头起到淘汰一部分比赛者的作用,还有什么其他意义吗?即除了比赛上的意义,它们还有深刻一点的文化意义吗?
③所谓冷僻的字和词,是因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不常用而逐渐退出人们视野的,有点自然淘汰的意味。孤立地说,哪些僻字对今人有意义,对现代汉语的发展有特别的功用,那是无稽之谈。因为脱离了日常生活特定的语境,文字是没有固定不变的意义的,也难说今后会派上什么用场;但是,所有的文字都记载了先人的生活历程和开拓精神,反映了我们祖先的创造能力。那些得以留存的生僻字词,记录了我们古人的各种探索和尝试,也表明人类文化演进的复杂性和彼此的不可替代性。
④我想,随着汉字听写比赛的深入,古奥冷僻的词语或许也会不甘寂寞,纷纷登场。作为一档竞技节目,我认可这样的说法,即听写那些相对常用的而又容易读写错误或互相混淆的词语,对于规范我们的语言更有帮助。毕竟僻字不是为了竞技节目而存在的。“汉字听写”比赛也许只会时兴一阵,而僻字作为人类文化的化石,会长久流传下去。
⑤没有进入日常生活用语的僻字,像是古董。除了供摆设、观赏,古董大多数时候是压在库房的,僻字的情形也相似,压在古文献和辞书中,难见天日。不过有些也许还能重新融入我们的语言交流系统之中。文化的发展是淘汰和唤醒并行的,淘汰的旧文化有时会在某些境遇中又重新露头,成为文化焕发活力的新因素,文化神秘的伟力有时就缘于偶然性和突变性之中。
⑥从当下应用的角度讲,我们倡导语言文字的简便实用,但是不能因为推崇简便实用而否决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在某种意义上,世界历史的丰富性包含在语言的丰富性之中,当然也包含在那些僻字之中,僻字的产生和弃用,显示了文化演进的某种轨迹。如果我们把古希腊语和拉丁语看成人类早期灿烂文化的一部分,那么又有什么理由不把中国古代语言看成人类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禁锢我们国人思维的不是中国古代文化或文字,而是只认某种文化为唯一正确者而屏蔽其他文化,不能吸收人类的整体文明成果。
⑦像“汉字听写”这类节目反映出的汉字文化,其生命力不取决于外在的所谓时代发展的客观规律,而是取决于我们的汉字使用者,取决于汉字使用者的敬意和热忱。
(取材于蒋原伦《僻字的文化意义》,有删改)
15.下列对作者所认为的僻字的“文化意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僻字可以显示出我们文化演进的独特轨迹。
B.僻字作为文化的化石,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C.僻字虽冷僻,仍可能再进入语言交流系统。
D.僻字承载着古代文化,比常用字价值更大。
1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与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字和词相比,人们更青睐在现代汉语中难得一见的字和词。
B.汉字比赛中听写僻字,因为能难倒选手、分出胜负,所以具有较深刻的文化意义。
C.僻字不具备语言文字简便实用的特点,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交流沟通,效用较低。
D.远离我们日常生活的古汉语与古希腊语、拉丁语一样是人类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
E.只要使用者具备敬意和热忱,那些僻字便能展现出自己的生命力,重新焕发光彩。
17.作者认为:“文化的发展是淘汰和唤醒并行的。”下列各项中所引材料的性质不属于本文作者所论的一项是(3分)
A.以前的文学史,说到汉赋,往往批判其辞藻繁缛堆砌,讽一劝百等等。后来的研究者,重新肯定了其开拓性价值和在修辞方面的努力。
B.“囧”(jiǒng)字,“槑”(méi)字,还有“烎”(yín)字等等一些早已退出人们生活的古汉语中的词,而今又回来了,成为网络热词。
C.网友们将“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缩写为一个词“喜大普奔”,这个网络成语被网友们争相使用,风靡一时。
D.过去北京有很多老规矩,如“一见面就地打招呼”“不许当众喳呼”等等,已经渐渐被人淡忘。现在被重新整理出来,引发大家的热议。
15.(3分)D(“比常用字价值更大”并非原文的意思)
16.(4分)C D(A项表述缺少“在汉字听写比赛中”的限制,不合逻辑;B项“因为……所以……”的逻辑关系不成立;E项“只要……便能……”的逻辑关系不符合文意)
评分标准:本题4分,选对一项给2分。
17.(3分)C(C项不属于对旧有文化新的认识,即不符合“淘汰的旧文化有时会在某些境遇中又重新露头,成为文化焕发活力的新因素”)
东城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
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
作者,尤其是虚构叙事的作者,对其作品中的人和事,往往拥有全知的权利和资格。在运用叙事谋略的时候,他们放出了叙述者这个幽灵,把全知的圆切割成文本中限知的扇面,这就是视角。视角有全知、限知之别,实际上是作者感觉世界的角度、程度、层面和方式,从中可以领会到作品蕴涵的某种哲学意蕴和审美趣味。
中国古代的历史叙事,在总体上是采取全知视角的。因为它不仅要全面地实录史实,而且要探其因果原委,来龙去脉,以便“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开头就这样落笔: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高祖为人,……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尝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以“高祖”称刘邦,这是史臣的视角。这一视角是全知的,不仅知其家世,而且知其性情、异行:见蛟龙盘在刘媪身上,似乎是刘太公的视角;见刘邦醉卧时有龙出现,却又似乎变为酒店主人的视角。正是在这半真半幻的全知视角中,历史叙事展示了开国之君的异生、异相、异行、异志,从而把本王朝的兴起加以神化或天意化了。
历史叙事在总体上采取全知的视角,并不排除其局部描写上采取限知的视角。在某种意义上,限知视角是对全知视角的有限性认可、突破和发挥。一些精彩的历史叙事片段由于采取限知视角,使叙述委婉曲折,耐人寻味。由全知到限知,意味着人们感知世界时能够把表象和实质相分离。因而限知视角的出现,反映人们审美地感知世界的层面变得深邃和丰富了。
我国志怪小说中的佳作较多地采用限知视角。因为志怪小说不能在开始落笔的时候就让人一眼看出妖怪来,它需要用常态掩盖异态,用假象冒充真情,使人物(以及读者)遇怪不知怪,然后渐生疑窦,突然翻转出一个出人意表的结果。比如“白水素女”的故事,描写农家孤儿谢瑞在野外捡到一只大螺,养在水缸里。不久就出现奇怪的事情了:每天种地回来,都有人做好饭菜。行文的视角是与谢瑞重合的,他特地安排鸡鸣出去,提前在天亮时回来,窥见一少女从水缸中出来,到灶下烧火。于是上前询问缘由,少女说自己是“天汉中白水素女”,天帝哀怜谢瑞少孤、勤谨,派她来为其“守舍炊烹”。这则动人的“仙话”,是从一个少年农夫的角度展开叙述的。少年捡螺、少女做饭,安排早出早归和隔篱偷窥,都是平平常常的事。但由于限知视角的缘故,在这些平平常常之外,隐藏着一种异乎寻常的存在:银河中的仙女隐身在大螺之内,又走出螺壳为少年下厨。这种平常中的异常,反映了人们安居乐业、温饱自足的理想,写得曲折有致,掩映多姿。
我国古代的章回小说结构宏大、线索纷纭,很少采取限知视角,但这不排除它局部上的限知。到了现代,限知视角在小说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运用。它简直被视为对世界感觉精致化和深邃化的一种标志。第一人称视角虽然不是限知视角的全部,但无疑是它的一个重要侧面。小说《祝福》的开头,就是采取第一人称视角的。它写“我”回到阔别五年的鲁镇的心境和见闻,第一人称视角把鲁四老爷充满理学俗儒味道的书房和被贞节观摧毁精神支柱的祥林嫂之死联结在一起,使作品具有了反讽意味和社会哲学的深度。
(取材于杨义《中国叙事学》)
链接材料一:
限知视角会留下某些叙事的空白,但这些空白不应该是平板的,而应该是富有暗示性的。暗示的极致是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不贸然突破视角的界限,给人们留下寻味的余地。例如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葛巾》一篇,写游历曹州的洛阳士人常大用在花园遇到美丽的女子葛巾,怀疑她是“贵家宅眷”或者仙女。随着接触的加深,常大用常常能“忽闻异香”,家中衾枕也“皆染异香”。这些暗示,已经把一个国色天香的牡丹花精烘托得呼之欲出了,但毕竟没有点破,它只不过在一个潜在的信息源中,不断地发出某种信息,等待故事主人公最终的破译。
链接材料二:
一时黛玉进了荣府,下了车。众嬷嬷引着,便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的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比贾母处不同。黛玉便知这方是正经正内室,一条大甬路,直接出大门的。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蜼彝,一边是玻璃。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道是: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14.下列与小说有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志怪”“志人”小说是中国小说史不可或缺的一环,代表作有《搜神记》《世说新语》。
B.“章回体”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红楼梦》《聊斋志异》等作品都是章回体。
C.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创者,其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成为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伟大开端。
D.意识流小说是西方现代小说的一个重要类型,它的特点是着重描写心理活动,情节较为淡化。
15.下列对文章(含链接材料一)中四则材料使用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引用《高祖本纪》开头部分的一些文字,说明了历史叙事使用全知视角的优势。
B.作者概述“白水素女”的叙事过程,说明了志怪小说中多选用限知视角叙事的原因。
C.作者以《祝福》开头为例,说明了使用限知视角的作品都具有哲学深度和反讽意味。
D.作者以《葛巾》为例,说明了在限知视角的叙事过程中“空白”的使用原则及其效果。
1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含链接材料一)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视角,只是虚构叙事的作者通过作品表达出的感觉世界的角度、程度、层面和方式。
B.相比限知视角,全知视角更有利于全方位地表现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各种复杂关系。
C.运用限知视角叙事,叙述者就是故事主人公,这种方式便于制造曲折的故事情节。
D.运用限知视角叙事所留下的空白往往有暗示作用,有助于故事结局的最终破译。
E.现代小说普遍运用限知视角,“第一人称”的广泛使用,成为限知视角发展的标志。
17.“链接材料二”选自《林黛玉进贾府》,请从“限知视角的使用”这一角度赏析这段文字。(5分)
14.(3分)B 15.(3分)C 16.(4分)B D
17.(5分)
本段文字从林黛玉的视角描写了贾府建筑的壮丽轩昂以及荣禧堂的豪华富贵,表现出林黛玉善于观察、细心的个性特点。
朝阳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和链接材料,完成1—7题。
①饱受雾霾之苦的今人,不免感叹:“要是在古代该多好啊!”古代没有现代工业,没有汽车尾气,环境污染没有现在严重,但不能说古代没有雾霾。“霾”字在甲骨文卜辞中就已出现,《诗经》中也有关于霾的记载,说明霾很早就有了,并非现在才出现。
②在古代,霾主要指由于刮风、雨雾和尘土飞扬造成的空气混浊,大面积灰蒙昏暗的现象。《晋书.天文志》中对霾有确切解释:“天地四方昏蒙若下尘,十日五日已上,或一月,或一时,雨不沾衣而有土,名曰霾。”
③搜罗史料,我们发现古代关于霾的记载,通常并不使用“霾”一词,而是仅描述现象,如《汉书》中的“蒙黄浊”“蒙,微而赤”。也偶有直接用“霾”字记载的,比如《明宪宗实录》记载:“自春徂夏,天气寒惨,风霾阴翳……近一二日来,黄雾蔽日,昼夜不见星日。”再如,《清史稿》载,康熙六十年,“会试出榜,黄雾四塞,霾沙蔽日”。
④面对严重的霾灾,古人如何治理呢?
⑤皇帝下罪己诏算是一种“治理”之法。中国古代有“天人感应”的哲学思想,汉代董仲舒加以理论阐述,有“灾异谴告”之说,将灾异的发生视为帝王治理国家失职造成的后果。一旦发生灾异,皇帝就有可能下罪己诏,对施政方针进行反省。《汉书》记载:“西北有如火光。壬寅晨,大风从西北起,云气赤黄,四塞天下,终日夜下著地者黄土尘也。”这是由大风卷起尘土所形成的黄霾天气,情形严重,朝野震恐,以为上天降下灾异来“谴告”当政者。汉成帝看这阵势,赶紧下罪己诏说:“朕承先帝圣绪,涉道未深,不明事情,是以阴阳错谬,日月无光,赤黄之气,充塞天下。咎在朕躬。”
⑥第二个“治理”的办法是推荐贤才,贬黜奸佞和贪腐。这是皇帝“罪己”的一部分。帝王检讨自己的种种失职,自然包括任用奸佞小人之误,要认真纠错,就要“□□□,□□□”,起用贤良方正之人,免掉不称职的官员,处罚违法犯罪的官员,期望以此诚意打动上天。《后汉书?郎顗传》载:“自从入岁,常有蒙气,月不舒光,日不宣曜。”意思是自新年以来,经常有灰霾,一派天昏地暗,日月不明,世人忧忡,视为异象。名士郎顗就向皇帝举荐贤才,理由是因为皇帝没有选贤任能,上天为之生气,如果“爵贤命士”,彰显帝王仁德,天气就会转好,月朗星列。
⑦第三个“治理”的办法,是要求文臣武将斋戒数日,焚香祭天,祈求神灵驱赶霾灾。这大约是古人将霾视为妖孽作恶,横空来世,人力无可抗拒,只能“求神打鬼”,通过“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办法来治霾。《元史》中记载了一起大风霾:“风霾蔽都城数日,帝恐天神之怒,遣礼部焚香祭天,祈神灵驱风霾而散。”这次风霾来势凶猛,皇帝分明感觉这是国家朝政有不妥之处,让上天生气了,赶紧召集礼部官员,点上高香,对天祭拜,恳求上天息怒。
⑧第四个“治理”的办法,就是在生产上作些应对。比如康熙年间发生风霾,京畿农人“芸锄时,令苗稍疏”,加强通风,让庄稼免于倒伏。
⑨在古代,霾是一种“不可抗外力”,古人并没有 ,但 是值得学习的。
(取材于2014年《南都周刊》廖保平的文章)
【链接材料】
雾,是指形成于地表,由大气中悬浮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当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达到饱和,温度下降到水汽凝结点时,空气里的水蒸气就很容易凝结生成雾。
霾,也称灰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混浊现象。《现代汉语大辞典》对“霾”的解释有两种:一个是“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另一个是“乱风中降下灰尘的现象”。据此,“霾”可分为“雾霾”和“尘霾”(或“风霾”)两种。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微粒,气象学上称为气溶胶颗粒。空气中的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和其他微小的尘埃能使大气混浊,能见度恶化。当水平能见度小于 10千米时,人们就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
大气混浊,能见度差的天气现象,其成因往往不尽相同。一般来说,相对湿度小于80%时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因是霾。
霾的厚度可达1—3千米左右。由于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通常呈黄色或灰红色。
1.第③段中“自春徂夏”的“徂”意思是“ ”,与《诗经欠风氓》中“ , ”的“徂”意思相同。(3分)
2.第⑥段方格处引用了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对后主刘禅的劝勉之词,请补充完整。(2分)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古代文学作品中就已经出现了关于霾的记载,由此我们可以推断,霾是古已有之,并不是现代社会才开始出现的。
B.从古书中对霾的解释可以看出,古时霾持续的时间并不确定,有时持续几天、半月甚至一个月,有时也就一会儿。
C.古代的记载中很少直接使用“霾”一词,仅描述霾出现时的现象,间接反映出霾或许在古代出现得并不十分频繁。
D.本文既引述了古代出现霾的情景,又介绍了古人治理霾的办法,对我们当今治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4.文章介绍了古人应对霾的哪几种办法?请分条概括,每条不超过4字。(4分)
5.为文章最后一段横线处补写句子,使文意完整、贯通。(4分)
6.按照文意判断,《清史稿》“会试出榜,黄雾四塞,霾沙蔽日”中的“霾”属于哪种霾?(2分)
7.根据文章有关内容(含链接材料),比较古代与现代的霾的异同。(4分)
1.(3分)往(或“到”) 自我徂尔 三岁食贫
【评分参考】每空1分。句中有错该句不得分。
2.(2分)亲贤臣 远小人
【评分参考】每句1分。句中有错该句不得分。
3.(3分)D(“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理解不当)
4.(4分)①皇帝罪己。②举贤贬奸。③斋戒祭天(或“祈神”)。④生产应对。
【评分参考】每点1分。超过4字不得分。意思对即可。
5.(4分)有效的治霾办法 其敬天畏命的精神
【评分参考】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如与答案不一致,能符合文意、自圆其说即可。
6.(2分)尘霾(或“风霾”)
7.(4分)
相同:①都是由悬浮颗粒导致大气混浊、能见度差的现象。
②颜色为黄色或灰红色。
相异:①主要成分不同:古代的霾中主要是尘土,现代的霾中多了化学成分。
②出现频率不同:现代的霾比古代的霾出现得频繁。
【评分参考】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丰台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4-16题。
【材料一】
2014年以来,西非暴发的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震惊了全球。罹患此病,会出现发烧、呕吐、疼痛、出血等症状,绝大多数患者最后会因失血过多、多发性器官衰竭死去。埃博拉病毒是人类有史以来所知道的最可怕的病毒之一,其生物安全等级为4级(艾滋病为3级,SARS为3级,级数越大防护越严格),埃博拉出血热在最初流行时,几乎造成90%以上的患者死亡。
传染病的传染性常常用“基本传染数”来描述,基本传染数越高,传染性越强。2003年SARS的基本传染数大约为2~4,麻疹为15~20,天花为3~5,埃博拉出血热为1.3~2.7。
非洲人好食丛林中的野味,打猎得来的果蝠和猴子,容易寄生埃博拉病毒,从而增加感染机会。埃博拉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传播,比如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器官和其他体液等。而当地民众不知道病毒是如何传播的,因此仍然举行传统的土葬仪式。拥抱尸体,向死者祝福,然后入殓,使病毒有了一个更快捷的传播途径。因西非公共医疗系统的缺失,医院医疗条件差,多数情况下,诊治病人不在医院,而是在家里。这也是埃博拉出血热大规模流行的原因。
2014年,世界很多医疗机构都投入到埃博拉出血热的防治工作中。然而无论医生们多么努力,埃博拉出血热依旧在蔓延。“埃博拉出血热完全不存在,是政府为了获得国际援助而编造的谎言”,这样的谣言使深信谣言的人们继续食用可能被病毒感染的“野味”;“埃博拉病毒是由外国人传进非洲的”,这样的谣言使竭力防止疫情扩散的“无国界医生”无法进入疫区工作;“医生因恐惧不顾病人的死活”“医院会主动杀死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等谣言更使病人四处逃离,进一步加剧了疫情防控的难度。
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发现埃博拉出血热虽然造成惊人的病死率,会使人急性发病且无药可医,但并不是不可防控的。
【材料二】
SARS病毒是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 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它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并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研究证明,人们喜欢吃的果子狸是SARS的一个重要传染源。非典刚暴发时没有什么防控措施,导致大面积扩散开来。认识到这一问题后,政府开始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及时发现、报告和公布疫情。针对疫情,中国进入了全民防控阶段。
为了及早发现疫情,政府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国的疫情监测网络,一旦发现疫情,会通过网络直报系统直接上报卫生部。同时在车站、机场、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采取检疫措施,使用红外热成像摄像机筛查发热人员,一旦发现疑似携带者,及早隔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机制,在防治非典疫情中逐步建立。SARS危机后,政府还斥资加强CDC(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硬件建设,同时重视应急人才的培训。
SARS患者的平均死亡率为9.6%左右,最高可能达到14%~15%。非典爆发之初,谣言四起,人们在恐惧心理下纷纷抢购口罩、板蓝根……面对民众的恐慌,河南计生委印制了18万份宣传手册,利用县站、乡所、村室、学校、流动服务车等阵地,把正确的预防知识普及开来,为抗击非典斗争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和舆论环境。而香港抗击非典最实用也是最管用的经验就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洗手,咳嗽时掩上嘴,不用不干净的手指摸鼻子和揉眼睛。
仅仅用了两个月时间,中国就控制住了疫情。
14.下列有关埃博拉病毒和SARS病毒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埃博拉病毒是人类有史以来所知道的最可怕的病毒之一,可致90%的患者死亡。
B.埃博拉病毒的生物安全等级为4级,基本传染数高,是世界上传染性最强的病毒。
C.疫情暴发时,若不接触携带病毒的野生动物,人就不会染上埃博拉出血热和非典。
D.埃博拉病毒主要是接触传播,SARS病毒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所以都要重视防控。
15.阅读材料一,概括埃博拉出血热在非洲肆虐的原因。(4分)
16.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从中国政府抗击非典的经验中,提取可用于抗击埃博拉病毒的方法。(6分)
14. D (3分)
15.①食用寄生了埃博拉病毒的果蝠等野生动物。
②传统的丧葬仪式,使人们与感染了疫病的死者直接接触。
③在家治病,增加接触传播的概率。
④无知和恐惧心理,使人们抵触科学的防控措施。
(4分。四个要点,一点1分。)
16.①建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机制。
②加强医疗硬件设施的建设,重视医疗应急人才的培养。
③加强公众舆论宣传,尤其是加强埃博拉出血热知识的宣传。
(6分。三个要点,每点2分。)
石景山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谜语的文化源头,应该是人类远古的神话。神话中问与答的形式孕育着谜语这种文化形式的各种要素。在神话思维的追问下,远古的先人们一点点地积累起关于世界的解答。把先人的文化问答通过新颖、曲折、变形的游戏问答加以传授和衔接,谜语就产生了。设问与回答是后世猜谜活动的本体,谜语的一切文化的发生都始于此。
中国谜语文化自中国文字创立后与文字的发展同步相生,并走上了特立独行的发展道路。甲骨文的出现基于中国古代的占卜文化(也算得上是一种猜想的文化),谜语与此相生,出现了离合隐语与谶语。比如汉代的“千里草,河青青;十日卜,不得生”(隐“董卓当死”),就是拆字、测字与文义隐语相结合的产物。这种文字性谜语,在形式上主要围绕拆字、离合、会意、谐音、别解来动脑筋。也正是在汉代,关于汉字的造字法,有了“六书”之说。“六书”之说与制谜、解谜的技巧有高度的关联。“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也是创作字谜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只是有更多生发与引申。汉字的象形性、图画性与字谜的形象性、象征性,两者之间其实就是以形表意和以意表形这样一个思维本质上的逆反过程。因此,中国的历代文人多有制字谜猜字谜的雅好。
唐代诗人皮日休为了隐晦地歌颂黄巢起义,作有如下字谜:“欲知圣人姓,田八二十一。欲知圣人名,果头三曲律。”(“黄巢”),苏东坡则作有“研犹有石,岘更无山,美女还在,孟子不还。”(“砚盖”),果然是别开生面,别有雅趣,入了高境界。
宋代谜语还与传统灯彩艺术相结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灯谜”。猜谜与制灯、观灯、赏灯相结合,实际上是文人雅士与俗世民众在文化上的接轨。元宵猜谜也成为中国人在最隆重的节日中的智力狂欢。
谜语题材丰富,有字谜、物谜、典故谜、生肖谜、名人谜、名著谜……简直就是中国人的文化迷宫。谜语表面上看是短语短句短诗而已,实际上在小小的格局里却变化多端,机关无数。谜语是语言与文字、知识与游戏的结合,是与文学的相映成趣,令人赏心悦目。比起单纯的诗句来,多了许多的曲折、故事和异想天开,这大大地打开了谜语的境界。小小的谜语在千百年的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庞杂的谜格。谜格是制谜、解谜的体式、技巧、方法之体系,也是制谜、猜谜的理论概括与总结。
(取材于《中国艺术报》)
1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人类远古神话是谜语文化的源头,神话思维对谜语的产生有影响。
B.谜语应占卜文化而生,它继承了这种猜想文化的内容和形式。
C.谜语是一种对祖先的文化问答加以游戏化的传授和衔接的文化形式。
D.宋代的“灯谜”丰富了谜语的表现形式,具有雅俗文化接轨的意义。
16.下列对谜语与汉字、文学关系的理解和分析,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历代文人制作字谜的原则是彰显雅趣,别开生面。
B.创作谜语的基本方法是汉字造字法,即象形、指事等“六书”。
C.汉字以形表意,字谜以意表形,两者是思维本质上的逆反。
D.谜语与单纯的诗句相比较,更赏心悦目,其境界也更为高远。
17.结合下面链接材料中的谜语,并联系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谜语文化的认识。(6分)
链接材料:
序号 谜面 谜底
一 少年不识愁滋味。(打陆游诗一句) 早岁那知世事艰
二 远树两行山倒影,轻舟一叶水平流。(打一字) 慧
三 关云长千里走单骑。(打一《水浒》人物) 顾大嫂
四 一口能吞二泉三江四海五湖水,孤胆敢入十方百姓千家万户门。
(打一日用品) 热水瓶
五 四山纵横,两目绸缪,富是他起脚,累是他起头。(打一字) 田
15.B(3分)
16.C(3分)
17.(6分)
【答案要点】①谜语题材丰富。如几则谜语有人物谜、名著谜、物谜、字谜等。②谜语是语言与文字、知识与游戏的结合,是与文学的相映成趣。如谜语一、三、二、四涉及对古诗、小说名著和对联的解读;如谜语二、五涉及一定的汉字造字法知识;如谜语四涉及生活常识。③谜语形式短小却富于变化,如几则谜语均文字不多却富有趣味。
【评分参考】答出要点①得2分,答出要点②得3分,答出要点③得1分。
房山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19题。
说历史,可以有多种说法。
最常规的是“正说”,比如《三国志》和《大唐西域记》。最流行的是“戏说”,比如《三国演义》和《西游记》。《三国演义》是“戏说”吗?是。因为它不但“演义”(发挥),而且“演变”(篡改)。就算它态度严肃,不是“戏说”,也有歪曲编造成分,是“正说”加“歪说”,甚至“胡说”。不过《三国演义》还只是“走调”,《西游记》就“离谱”,只好称之为“大话”。我们现在都知道《大话西游》“大话”了《西游记》,很少有人想到《西游记》才是“大话”的祖宗!但《西游记》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谁都知道那是神话。《三国演义》就不一样了,很多人把它当作历史来看,甚至以为那就是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讲,《三国演义》是不叫《大话三国》的“大话三国”。
看来,小说家言是靠不住的,比较靠得住的是历史家言。
然而真正静下心来阅读历史文献的人却凤毛麟角,“正说”的影响力,与“戏说”“大话”相比,也“不可同日而语”。为什么呢?因为后者好看,前者难懂;后者有趣,前者乏味。真实的不好看,好看的不真实,想满足趣味就难免“上当受骗”,要弄清真相就必须“硬着头皮”。这就矛盾,读者也就两难,因此要有一个办法。这个办法,我以为就是“趣说”。所谓“趣说”,就是历史其里,文学其表,既有历史真相,又有文学趣味。
趣说并不容易。首先作者得有趣,其次得有文学修养。所谓“有文学修养”,就是要有文学感,这是一种体验的能力,品味的能力,把握情调的能力。
有文学感的人一般也都有历史感,因为文学是人学,史学也是人学。没有人,就不会有历史,也不会有文学。所以,要想理解历史,必须参透人性。历史是不能复原的,你顶多只能散乱地见到些秦砖汉瓦,依稀听得鼓击钟鸣;然而人性却相通,正如今日之苍穹,正是当年之星空。秦时明月汉时关,秦汉时的关隘(历史条件)可能已荡然无存,可彼时的明月(共同人性)又何曾消失?因此研究历史也好,讲述历史也好,都必须“以人为本”,以民族的文化心理为核心。以人为本,历史才是有意义的;以民族的文化心理为核心,一桩桩历史事件和一个个历史人物在我们面前才可能变得鲜活起来。这些鲜活的故事和生命将促使我们反省历史,反省社会,反省人生,反省自己,于是趣味之中就有了智慧。
(取材于易中天《历史总是让人惦记》,有删改)
17. 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三国演义》是不叫《大话三国》的‘大话三国’”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三国演义》较之于《西游记》只是“走调”而未“离谱”,只好称之为“大话”。
B. 很多人把《三国演义》当作历史来看,甚至以为它记述的就是历史,所以称之为“大话”。
C.《三国演义》因包含小说家的加工与创造,是没冠以“大话”之名而有其实的“大话”。
D.《三国演义》是一部浩瀚的历史巨著,有大视野、大场面、大气势,因而属于“大话”。
18.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 像《西游记》这样的神话小说,作者是可以因需编造的,而像《三国演义》这样的历史小说则不可以编造。
B. 作者认为,要想了解真实的历史,相对来讲,历史家的话是比较靠得住的,而小说家的话是靠不住的。
C. 人们要想弄清历史真相就必须读历史家的作品,要读历史家的作品就必须“硬着说 头皮”,此外别无它法。
D. 趣说历史,作者要具备一定的前提性条件,那就是他首先得有趣,其次得有文学修养,也就是要有文学感。
E. 无论是研究历史还是讲述历史,只有以民族的文化心理为核心才可能使历史事件和人物变得鲜活起来。
19. 说历史主要有哪三类说法?其主要特点分别是什么?(4分)
17.C
18.答案:A C
评分建议:4分。每答对一个得2分;每多答一个倒扣2分,扣至0分为止。
19.参考答案:说历史主要有正说、戏说(或“大话”)和趣说三类说法。(1分)
“正说”真实、难懂、乏味。(1分)“戏说”不真实、好看(易懂)、有趣。(1分)“趣说”既真实,又有趣(既有历史真相,又有文学趣味)。(1分)
评分建议:意思对即可得分。
-
下一篇:两节公开课展示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