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师招聘面试《热力环流 》说课..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
现在开始我的说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热力环流。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过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热力环流是《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这一节中第二部分的知识,主要通过实验的方式介绍了大气运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热力环流的成因,同时通过对海陆风与山谷风等生活现象的分析,深入理解热力环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本节内容运用到第一章中的“太阳辐射”等相关知识,又为后面要学习的“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等奠定知识基础。
二、说学情
【过渡句】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高一学生对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学习要求和方法有了一定了解,但读图分析能力、概括归纳、发散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其次,在地理的知识体系中,大气知识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于掌握的。这种难主要在于三点:第一,学生的空间概念建立的还不牢靠;第二,学生暂时还不能将大气知识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第三,短时间内不能将大气运动与地理环境联系起来。故感到很难把握对整个大气知识的思维线索,感到这些知识与应用无关。生活中,学生对许多的自然地理现象并不陌生,但很少能将其与相关大气的知识联系起来。总的来说,对大气的了解,总是感到既陌生又熟悉。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并且用专业的地理术语表述热力环流动态过程;
2.能运用热力环流的相关原理解释海陆风、城市热岛效应等地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提高从实验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探究生活中的实例,发展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能够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地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开展实验活动,获得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为:
【重点】
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热力环流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难点】
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五、说教法方法
【过渡句】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地图法、小组合作法、实验法。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运用设置情境导入法,播放歌曲《军港之夜》,展示歌词“军港的夜啊你静悄悄,海风你轻轻地吹,海浪你轻轻地摇……”,并提出疑问军港的夜晚吹的是不是海风呢?进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从学生所熟知的歌曲出发,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设置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环节二:新课教学
1.实验感知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直观的感知到热力环流的现象,我采用“玻璃缸实验”的方式,将抽象变直观,从而解决学生的疑问。
首先,给学生展示实验:
在展示实验之前,我会给学生介绍实验的装置,并且给学生演示实验步骤,提醒学生观察有色香的运动轨迹这一实验现象。
学生观察实验:容器中的红色的烟运动方向是什么?顺时针还是逆时针?(顺时针)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热力环流形成直观的感知,为探究原因奠定基础。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探究过程
在我演示完实验之后,我会让学生四个人为一小组,把刚才的实验过程画在草稿本上面,并且同桌之间尝试着去分析一下整个动态过程。
在学生自主分析,合作讨论之后,我会请学生代表在黑板上展示讨论结果,及有色香的运动轨迹示意图,鼓励学生尝试分析有色香运动的原因。当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同时理解了实验现象之后,我会迁移知识,引导学生思考能否用示意图的形式概括这一类现象。
我会结合热力环流过程示意图进行讲解。
①地面冷热不均时,大气发生怎样的物理变化?(从上述实验中引导,受热膨胀上升,冷却收缩下沉)
②大气发生垂直运动,近地面和高空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发生怎样变化?(空气流走气压变低,空气集聚气压变高)
③大气发生垂直运动,水平方向上的气压是否一致,水平方向上产生气压差后,会出现日常生活中的什么现象?(风)风是什么方向上的大气运动?(水平)
通过连续提问,学生能够逐渐得出热力环流的形成机制,最后我会与学生一起总结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冷热不均一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一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气压梯度力)一空气的水平运动(风)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分析、小组合作,能够锻炼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同时地图法的运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同时还能够有利的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
3.具体表现
结合课本的活动,让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够体现出热力环流的原理。随后让学生以海陆风为例,画出白天与晚上海陆风的示意图,随后通过多媒体演示海陆风让学生得出结论:在海滨白天近地面吹海风,夜晚吹陆风。同时解决课程开始时的疑问,之后补充山谷风和城市的热岛效应,并运用多媒体演示过程,做相应的讲解分析。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并关注身边的地理问题,加强对其的认知与探索。同时还能够做到前后一致,解决导入环节所设置的疑问。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简要总结本节课内容,并着重对热力环流的过程及表现进行回顾和梳理,加强学生对于重难点的理解和记忆。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有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作业:画一幅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岛环流图。假定城郊之间存在一个污染严重的企业,应该如何处理。
【设计意图】有助于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为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比较注重直观、系统。我采用的是综合式的板书,它能够体现我的教学意图、落实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更好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
上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各大洲的气候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