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常备常背——第十二节发展..
主干知识
1、为什么在文化生活中作出选择:
(1)文化生活色彩斑斓,人们文化生活面临多种选择。
(2)文化生活有“喜”与“忧”(“喜”的原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忧”的原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3)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落后文化要改造或剔除;腐朽文化要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2、解决文化生活“忧”的措施:
(1)国家(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奏响主旋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2)企业生产高品位文化产品,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3)个人(要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拒绝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污染,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3、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系:
(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3)两者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
4、建设文化强国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2)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
(3)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
(4)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
(5)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5、怎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6、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
(2)措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大力发展科学事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7、为什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性质和前进方向,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2)加强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客观要求。
(3)加强道德建设有利于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8、怎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国家(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培育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过程;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2)个人(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重点问题
1、如何对待低俗、腐朽、落后文化?
(1)国家: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奏响主旋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2)企业生产高品位文化产品,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3)个人:要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拒绝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污染,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2、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4)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
(5)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第十一节复习(链接)
第十一节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欢迎阅读本号其他文章
篇章记忆法记单词
高中历史宏观复习——4、古代希腊罗马(仅一次)
-
上一篇: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