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历史

高一历史丨重点解析——科举制!


必备知识!

隋朝时,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科举制到唐代日臻完善,成为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

北宋时,为减少考官与士子联党结派,进士一律要经过殿试,进士科成为主要科目,实行“锁院”、“弥封”和“誊录”制度。

元朝科举时办时废,科选人才也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在政府中产生的影响也不大。

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以四书五经的文句命题,以朱熹集注为解释依据,以八股文为文章格式,不能随意发挥。

科举制的创立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不仅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也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重点说明

科举制度的影响

进步性: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抑制了门阀势力,保证了行政人员的来源,扩大统治基础,有利于政体的稳固;使有相当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提高行政效率;有益于形成读书风尚和重学风气;考试选官而非世袭,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在科举制度下,人们必须学习统一规定的书籍,对中国文化的统一起了促进作用。

弊端:考试内容不出儒学经义,儒学全面影响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儒学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文人醉心功名利禄,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后期的八股取士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


总结提升

选官制度演变趋势

由家世、门第为选拔标准,逐渐演变为以学识、才能为选拔标准;

由地方评议推荐的方式逐渐演变为以考试作为选拔的主要依据;

人才选拔逐渐趋向制度化,体现公开、公正、客观的原则。


隐性知识

科举取士并不排斥士族进入仕途,只要他们登第入选,同样可以获得高官厚禄,甚至在一定时期内,士族在考场竞争中仍然具有文化上的优势。但从长期来看,科举取士的背后却掩藏着一股士庶合流的趋势,士族不再具有长期稳定的政治地位,即便他们可以通过科举身居高位,但最终也难以避免宦海沉浮的不幸遭遇。

科举制与“开放政权”

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开放的范围,较诸汉代更广大,更自由。所以就此点论,我们可以说唐代的政治又进步了。当时非一般门第中人,贫穷子弟,为要应考,往往借佛寺道院读书。如王播即是借读于和尚寺而以后做到宰相之一人。“饭后钟”的故事,至今传为嘉话。

但唐代的科举制度,实在亦有毛病。姑举一端言之。当时科举录取虽有名额,而报名投考则确无限制。于是因报考人之无限增加,而录取名额亦不得不逐步放宽。而全国知识分子,终于求官者多,得官者少;政府无法安插,只有扩大政府的组织范围。唐代前后三百年,因政权之开放,参加考试者愈来愈多,于是政府中遂设有“员外”官,有“候补”官,所谓“士十于官,求官者十于士,士无官,官乏禄,而吏扰人”。这是政权开放中的大流弊。(节选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知识链接

高一历史丨重点解析——科举制!



作者:沈阳新东方优能中学——夏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