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22.祖国统一大业
一、 祖国统一的历史渊源----港、澳、台问题由来
1.香港问题的由来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割香港岛给英国;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的签订,割九龙司一区给英国;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新界给英国,至此英国占领了整个香港地区。
2.澳门问题的由来
1553-1557年,葡萄牙人以“借地晾晒水浸货物”为借口,通过向明朝官员行贿的方式强占澳门;1622年1887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葡《 友好通商条约》 ,同意葡国“永驻管理澳门”;
3.台湾问题的由来
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造成台湾第一次分离,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回归祖国;1683年:康熙统一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1885年:中法战争后在台湾设立行省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签订,台湾被割给日本,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光复,回到祖国怀抱;
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后,国民党败退盘距台湾,使台湾与祖国大陆第三次分离,成为中央人民政府下面的地方割据势力。
前两次分离是民族矛盾造成的,第三次分离是阶级矛盾造成的。
重点强调: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本质区别:港澳问题属于国际关系问题;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问题
二、统一之道: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⒈一国两制提出的背景:
①中共恢复与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的成就,综合国力逐步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升;
③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④港、澳、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这是国际公认的事实;
⑤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运用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与愿望。
2.问题提出:
最初是针对台湾问题
3.形成过程:
(1)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2) 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阐明了统一后对台湾的基本政策
(3) 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4) 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提供了法律依据
4.含义: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具体说,就是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十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5.意义:
①大发展:是邓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义的丰富和发展
②大贡献:为解决国际争端与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方式
③大促进: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三、统一之路:港澳回归;台湾问题有待解决
⒈香港、澳门回归大事记。注意香港、澳门回归的具体时间。
<1>过程:
<2>意义:
(1)对中国:
①洗雪百年国耻,提高国际地位;②开创港澳和内地共同发展繁荣的新纪元;③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重要一步;④证明了一国两制的正确性,为祖国的完全统一提供了成功典范。
(2)对世界:
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⒉中国能够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原因:
回归条件:①前提条件: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②政策可行:“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③有法可依:联合声明以及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④群众基础:民心所向。
⒊探究港澳特别行政区与民族区域自治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①联系:都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不具有任何独立主权实体的性质。
②区别:社会制度,前者是资本主义制度,后者是社会主义制度;实施群体,前者在港澳台同胞,后者在少数民族聚居区;
主要作用:前者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后者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享有权力上,前者享有高度自治权,而后者无高度自治权
四、统一之望: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⑴原因:结束分裂,实现统一,是人心所向;“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指导 ;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促进;两岸经贸联系加强的推动
⑵表现:
-
下一篇:高一历史丨重点解析——科举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