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新闻

30位各省市高考状元述说一个残酷事实:..


俗话说得好: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让无数家长坚信,想要改变全家的命运,想让孩子鲤跃龙门,唯有读书一条路可走!

因此,家长们集尽全家之力,甚至背负债务,艰难供养出一个大学生以期待能够改变家庭的现状,但从目前的状况来看,真正能够改变命运的学子依旧微薄。甚至每年的高考状元也几乎出自“知识家庭”,这让人不得不停下来思考,在如今这时代,寒门真的难能出贵子?

随着今年的高考成绩陆续出炉,不少读者和家长也开始关注各省市的高考状元到底花落谁家,由于今年禁止商业性质的炒作高考状元,导致我们现在还并不清楚今年的高考状元到底是谁。但从去年高考的30位各省市高考状元中,我们却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其中86%的孩子来自于城镇家庭,只有14%的孩子来自于农村。



据了解,在这30位高考状元的家庭中,父母的文化程度普遍比较高,父亲为本科学历就有15人,占其37.5%,母亲则有13人是本科学历,占其45%。而在父母职业方面,父亲为公务员占比35%,母亲则为22.5%,远远超过与其他职业。

这就不得不带给我们一个思考:为何成绩好的孩子总是出现在家庭情况相对优越的家庭当中?

我自己从教多年,我所遇到的拼命读书的孩子大多来自于贫困家庭,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期望以读书的方式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也许是基础的差距,又或许没有任何的补习和课外教育,他们的学习成绩在班级始终处于优秀,但很难处于顶尖。

很有意思的的是,我在网上看过这样一段视频,是来自于北京的文科高考状元熊轩昂在接受电视采访时说的一番话:



简短的一句话倾述了无数寒门学子的悲哀,阶级分化的严重和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让无数寒门学子起点低了太多,想要考上好的大学,有个美满的人生将要比其他孩子付出更多的努力!

或许有人发问:既然状元都出自于条件优越的家庭当中,那是否意味着寒门学子就只能混吃等死,荒废人生?答案当然不是,正因为社会的局限性已经决定了学生之间的起点不同,所以才要抓紧时间付出一切努力,赶上别人,不要等到10年,20年之后,人生差距越来越大,路途越来越遥远,才寄希望于自己的孩子,把改变家庭命运的重任交托于他!

虽然从很早开始,就有人议论贫富的差异将决定孩子的人生高度,但在几年之前却很少有人当一回事,更多的人还是相信只要努力就会成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学习依旧是成功的唯一道路,只不过这条道路上充满曲折,甚至路途也过于遥远,但梦想的曙光依旧照亮着每一名学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