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方法

“压线生”也要考上好大学?高考志愿这..


高考志愿填报中,有一些考生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进退两难,我们称这些考生为“压线生”。根据以往录取的经验,压线生很容易落榜。那么,对于那些压线考生来说,高考志愿该怎么填,落榜风险才最低呢?

金陵中学的小林今年的特征分考了300分,恰好是本省二控线,物理C,化学B+,“录取本二的可能性很小,可是既然有填报的资格就想试一下,万一就录取了呢。”小林的妈妈告诉记者,儿子的分数和等级使他们在院校的选择上有了许多限制,他们采用的方法是首先圈定去年录取分数线踩着本二省控线的一批学校,然后在其中挑选招生人数较多的院校。“以我儿子的分数,要被投档肯定也是排在末尾的,所以分数线越低、招生人数越多,对我们来说机会就更大一点。”

一、压线生如何填报志愿


刚过一本或二本分数线,还想报个好点的大学或专业,该怎么办?

一、一本压线生志愿填报技巧

1.选择地域相对边远地区的985、211大学。例如,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西藏大学、内蒙古大学、海南大学、延边大学等。

2.选择某些985、211大学的分校。例如,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等。这些大学的毕业文凭与其校本部大多没有区别,获得的文凭同样算985、211。需要注意这些学校这些年分数线也在提高。

3.选择一些农、林、地、矿、油类别的985、211大学。这些大学传统习惯认为毕业后工作比较苦(实际上未必),所以分数线相对低一些。例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矿业大学(徐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


4.选择某些以省命名的属于211类的师范类大学。也是历史原因师范类院校和教师行业曾经被看低(现在早不是如此了),但是这些师范类院校分数线还是偏低。例如,东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

5.选择某些985、211大学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因为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学费比较高,所以分数线相对低一些。由于在各省的招生情况很不相同,这几年分数线也有有所提高,考生需要仔细查询选择。

6.选择一些在本省二批次、但在外省一批次招生的学校。这类学校一般生源较好,学习气氛较为浓厚。

二、二本压线考生填报志愿技巧

1.二本及以下批次的“压线”考生,不妨选择外省院校,这样既可以保院校又可以选择一个相对理想的专业。从近年来的录取数据来看,省内院校的报考人数众多,第一志愿上线率极高,录取分数逐年上涨,竞争压力很大。而位于外省的一些院校,录取分数线相对稳定,很多院校和本省院校在办学水平上没有差别,甚至其中的一些院校要优于本省院校,考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有潜力的专业,为未来升学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二本及以下批次的“压线”考生一定要关注“大小年”。考生在衡量近几年的分数线之后,还要看所选的院校各专业近三年高出本省批次线的平均分,在往年的分数上留有余地。要把握“分有所值,留有余地”的原则,切不可仅以最低录取分作为填报标准。

3.对二本批次“压线”考生而言,中外合作办学是条路径,高考分数分刚压着二本分数线的考生,进二本学校的机会相对较小。家庭经济比较好的考生可以关注各个学校的中外合作办学,这类学校因为收费过高,常常会在第一次录取中无法录满。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二本及以下批次的“压线”考生,要避开热门院校、热门专业和热点地区;从规避被退档风险的角度考虑,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谨慎考虑,不要轻易填报“不服从”,珍惜“服从专业调剂”带来的机会。

二、一本二本合并后高考志愿如何填报

近几年,不少地区一、二、三本志愿填报合并,如山东、上海、海南、浙江等地区将一本二本合并,四川、重庆、广西、河北等地区将二本三本合并,这种情况下,该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1、避免“高分低就”

政策没有变化前,为填报和管理方便,人为地将所有本科院校划分为一本和二本批次,如理科一本院校约600所、二本院校约1000所,合并前大家只需要在各自批次内择选录取成绩接近的院校即可。而合并后则必须面对近2000所院校的海量信息。而且,所有学校均按名称首字母来排列顺序,一些名校的二级学院或者民办院校,十分接近名校本部,如果没有充分的信息储备来甄别,就很容易出现“600多分上民办”的“高分低就”现象。

2、志愿填报数量变多,更不能掉以轻心

一二本合并以后的16个平行志愿,基于安全考虑,考生一般会全部填满,再加上每个院校需要填6个专业……这意味着考生、家长需要面对海量的信息。这就需要提前收集整理相关院校信息,尤其要看好学校最新的招生章程,确定哪些专业还在招生、招多少、外地和本地比例等等。因为,近年很多院校在合并或新开一些专业,可能去年有的专业今年就没了,或去年没有,今年就新开了,考生要避免因专业撤销出现的落档现象。

3、不以学校名字做判断,要综合评价

很多学校名字很响亮,非常有可能引来外省不了解内情的考生及家长的青睐,但其实这些学校在当地属于乏人问津的弱校。而一些好学校因为名字或者地理位置等吸引力不够,导致无人问津。因此,要综合分析学校的实际情况,不要轻易判断一所学校的“好坏”。

家长、考生要到各院校官网上去搜集信息或电话咨询,学校统一订购的报考指南(大厚本)要仔细研究。注意一定要从正规渠道获取信息,不要听信谣言或小道消息。

4、在专业选择方面要有远见

专业选择一定要结合未来就业、发展地域来判定,比如计算机在京津沪就发展比较好;而相对安稳保守的地区,则可考虑利于考公务员的专业。

如果高考成绩实在不理想,那就要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在不那么好的学校选择较好的专业。选择在本地更有竞争力的专业,毕竟有些大学的专业,在当地的认可度还不错。

猜你喜欢